” 一个愿打,一个愿挨 “,大厂的 HR 实习岗和大学生可以说是 ” 双向奔赴 “。通过当上 HR 获得一份大厂实习,几乎是他们将来拥有 ” 议价权 ” 的唯一方法。
到了大三的暑假,小 D 才意识到,是时候找一份大厂实习,充实下自己的履历了。连夜制作个人简历后,她投递了一家世界 500 强公司的 HR 岗位。
看到手机显示陌生来电的时候,她正躺在沙发床上等漫画更新,” 我好像没点外卖呀 “。对方表明自己是某某大厂的 HR,她猛地一下坐起来。
电话里,对方邀她做 “1 分钟的英文自我介绍 “。这是小 D 第一次做正儿八经的英语自我介绍,尽管她本人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。
到了线下面试那天,她未来的直系领导对她耳提面命——该如何使用 STAR 法则(情况 situation、任务 task、行动 action、结果 result)来讲述自己的经历。
小 D 承认,自己被这么细致的职业教育给 ” 震慑 ” 到了。她所就读的大学素来重学术,而不重职业辅导;重升学率,而不重就业率。有关 ” 工作 ” 的疑问一直是她和她同学们的底层焦虑。
直系领导的一番教育,让她感觉自己将来可以在这份实习里学到 ” 和‘工作’这件事有关的技能 “。面试通过的结果一出,她立刻答应了这份 offer。
HR 实习,大学生距离职场真相最近的地方。/ 来源:unsplash
在这之后,小 D 发现,对许多大学生来说,找一份 HR 实习,是 ” 上岸 ” 的捷径。
HR 实习,谁都能做?
翻看找实习专用的 App,在 “HR 实习生 ” 一职的岗位要求里,几乎所有公司都写着 ” 专业不限 “” 经验不限 “。
领英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《中国 HR 从业者职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在全部 HR 行业从业者中,仅有 19% 的 HR 从业者在校时主修 HR 相关课程。《2021 人力资源从业者现状调查》中显示,其他职位转型成为 HR 的数量已经占到 HR 总数的 50% 左右,” 去当 HR”,成为不少职场人转岗的优先选择。
近日,智联招聘发布的《2022 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》,再次印证了这一跨专业入行现象,目前高校毕业生中,求职人数排名第三的职业便是 ” 人事 “,相当一部分的非科班出身应届生,将人事岗位纳入自己的秋招投递 ” 射程 “。
跨专业入行 HR 的风气同样吹到了大学生的实习阶段,和小 D 一样,跨专业进行 HR 实习的大学生不在少数,在她三位有过实习经历的舍友中,三人的第一份实习无一不是和人力资源相关。
领英的报告中显示,63.7% 的参与调查的 HR 都认为,沟通能力是胜任这个职位的重要技能。HR 行业重实践而非理论,重软实力而非硬知识,这些特性被归纳为是 ” 入行门槛低 ” 的表现,这便给了非科班出身的求职者以契机。
沟通能力被高达 63.7% 的 HR 从业者认为是重要的技能。/ 来源:领英《中国 HR 从业者职业发展报告》
除了行业 ” 护城河 ” 低外,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,那些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,竞相奔向 HR 实习生的岗位呢?
弄清楚 ” 工作是怎么一回事 “
Sandra 是某 985 大学文学专业的本科生。她的第一份实习是在大二暑假时,到某大厂做 HR 实习生。之所以做出这一选择,是因为当时 20 岁的她希望弄清楚 ” 工作是怎么一回事 “。
入职当天上午,正式员工给她和另一位实习生讲解公司的架构和业务。这场小型培训会的最后,那名正式员工给两位实习生看了一份 ” 被淘汰的候选人 ” 简历,让他们找出简历上和岗位要求中不匹配的地方。
两人看了几分钟都没找到,正式员工有点抖机灵地说道:” 因为她的外貌不过关。”
Sandra 心里马上冒出 ” 就业歧视 ” 这个词,但她怕被嘲笑自己是 ” 学生思维 “,只能回话:” 嗯嗯,原来是这样。”
这就是她在 HR 实习的第一个小时里,接触到的 ” 就业市场真相 “。
往后的实习日子里,她发现,在 HR 部门内,大家从不避讳谈论 ” 房间里的大象 “。
入职第三天,领导让 Sandra 参与公司某岗位的社招工作,由于部门正式员工人手不够,她甚至还要给面试者进行初面。
社招,指的是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候选人。因此,20 岁的 Sandra 每天要和比她大七八岁、甚至大十几岁的人打交道。
有一次,她和一位男性候选人进行电话沟通。挂电话前,对方突然笑着来了一句 ” 你的声音好甜啊 “,她这才知道,原来对方一直用 ” 观看 ” 的方式来看待她的礼貌态度。她开始意识到,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 HR,自己必须强硬起来,才能被平等对待。
实习可以让年轻人更快地社会化。/ 图源:unsplash
要获得这些 ” 职场老炮 ” 的尊重,第一步就是要把自己 ” 打扮成大人模样 “。直系领导婉言提醒 Sandra 要 ” 穿得职场一点 “。于是,她每天去上班前都会往包里塞一件薄外套,走进公司前,把外套套在自己的 ” 辣妹吊带 ” 外,下班踏出公司后,再把外套脱下。
为了给行业内经验颇丰的应聘者面试,她还在网上学习了一些 ” 大厂黑话 “,以备不时之需。
尽管到现在她仍对 “S 级 “”A 级 “” 转化率 ” 等术语云里雾里,但这并不妨碍 20 岁的她用 ” 易立竞式 “(注:易立竞,主持人,以提问犀利著名)语气向 30 岁的求职者发问:” 您在上一段工作中,为什么没有做到 S 级?”
——她宁可被看作是 ” 不好说话 “,也不愿再被评价为 ” 声音好甜 “。
Sandra 的 ” 策略 ” 奏效了,部门领导认可她的办事能力,求职者也把她当专业人士看待,在回答她问题的字里行间,努力寻求她的认同。
渐渐地,Sandra 觉得自己摸到了职场的门道:要想胜任这份实习,无非是做好两件事——懂黑话 + 足够 ” 普信 “。前者能让自己在面对 ” 职场老炮 ” 时说得上话,后者能让自己 ” 看上去很专业 “。
人手不够时,HR 实习生也要参与对候选人的面试。/ 来源:unsplash
尽管在 HR 岗位上做出了一点小成绩,Sandra 却并没有要在这个行业深耕下去的想法,她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有关 ” 职场为何物 ” 的答案。” 干得太得心应手了 “,因此也就没有了在同一岗位上继续探索的欲望。
HR 实习:进大厂的最快通道?
和 Sandra 的 ” 浅尝即止 ” 不同,语言专业出身的 Bexter 自大二开始接连从事了三段 HR 实习,从国内某行业龙头公司,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,再到 500 强外企。做出这一连串的选择,原因之一便是—— HR 岗位需求量大。
在问答类平台,有关 “×× 大厂为什么随时随地在招 HR 实习生 ” 已经成为一系列话题。
以曾经吸纳 HR 人才最多的互联网行业为例,在国内互联网红利见顶的情况下,HR 部分细分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受到了挑战。
2021 年 12 月,字节跳动宣布正式撤销 ” 人才发展中心 ” 团队,在网传的裁员公开邮件中,字节跳动对该部门的评价是:” 一些部门和团队的工作,变成‘过家家’的游戏 …… 但没有实际创造很大价值。” 这番不留情面的言论不仅在字节跳动内部引起轩然大波,也在国内人力资源行业引发热议。
缩减 HR 部门的人头数,成为互联网大厂寒冬下的自救方式。然而,为保证业务部门的正常运转,HR 部门的工作量并未见得减少。
此时,招聘大量的部门实习生便成了最具性价比的方法。用招聘一名正式员工 1/10 的价格,招聘到一名能力不亚于应届毕业生的实习生,这是不少大厂的精明账。
” 一个愿打,一个愿挨 “,大厂的 HR 实习岗和大学生可以说是 ” 双向奔赴 “。社交平台上,不少大厂的 HR 实习生分享自己应聘岗位的面试经验和在职体验,晒出的一张张工牌引起评论区里几百号人的羡慕。
标题中 ” 文科生 “” 二本 “” 三本 ” 这样的词语,总能快、准、狠地抓住求岗大学生的注意力,毕竟在就业市场上,这类标签就像是一个个钉子,把他们钉在了应届就业薪资的地板上,而拥有一份大厂实习,几乎是他们将来对 ” 出卖 ” 自己劳动力时,拥有 ” 议价权 ” 的唯一方法。
在大厂,实习生同样也有 KPI。/ 图源:unsplash
分享帖中,博主们称 HR 岗位是大厂里对大学生(尤其是文科生)最友好的岗位,还有人建议大学生拿下大厂核心部门实习应该循序渐进,” 把 HR 岗位作为大厂实习的入场券 “,后面再想办法在公司内转岗,就算转岗不成,跳槽到其他中厂的核心业务岗也大有优势。
然而,Bexter 却发现,一旦入了 HR 这个 ” 坑 “,就很难再跳出去。在结束第一份 HR 实习后,他也尝试过面试一些互联网小厂的海外运营岗位,但始终没有回音,最后,他只能选择在不同的名企辗转,继续从事 HR 实习。
在某段实习结束后,部门的前辈对他嘱咐到,日后要 ” 进大厂,干大事 “。” 大厂崇拜 ” 有如毛细血管,占领了社会的心智。依然有不少人愿意为 ” 把 HR 岗位作为进大厂的跳板 ” 这类言论买单,他们挤破头,投几十次简历,在每家公司经历 2 — 3 轮的专业面试,只为得到大厂里的那一张实习工牌。
实习时间前置化、实习平台内卷化背后,是大学生的生存焦虑。/ 图源:unsplash
今年 9 月开学后,小 D 负责招聘同岗的实习生,在每天收到的十几份的简历里,她发现,绝大多数应聘者都和她一样——并非 HR 对口专业,她甚至还在其中发现了两位同班同学的简历。
在她看来,HR 实习岗位之所以如此 ” 火爆 “,” 门槛低 ” 只是其表面原因,更深层的原因是候选人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,于是想着 ” 去试试 HR 岗 ” 吧。
当抱有这种 ” 试试 ” 的想法的人越来越多、投递进来的简历数量越来越多时,HR 岗位自然变得越来越 ” 卷 “。在历时一个多月、和几十位候选人进行了沟通后,小 D 终于招到了一位 HR 实习生同事—— 985 硕士,研究方向是外国文学。
在今年的秋招中,Bexter 也把 HR 岗位作为自己投递的第一目标。然而,他却发现,过往三段名企 HR 实习对他找同方向的工作并没有太大帮助。在群面过程中,普通一本出身的他,需要和众多实习经历丰富的 985 硕士、QS 100 海归进行激烈竞争。
秋招已经接近尾声,Bexter 在某物流大厂的 HR 管培岗位走到了终面,而如果能顺利拿下这个 offer,在正式从事 HR 相关工作之前,他必须要去送 6 个月的快递——公司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晋 HR 更好地熟悉公司业务。
Bexter 的某个前任 HR 实习生—— 985 社科类本硕,秋招阶段只拿到了一家电子厂的 HR 岗位 offer,并被告知入职后需要去 ” 拧一段时间的螺丝钉 “。
今年秋招过程中没有拿到满意 offer 的 Sandra,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太过眼高手低,她打算在明年的春招,多关注下 HR 岗位的投递信息。
那些跨专业实习、求职的大学生,他们作出选择的出发点或许是为了逃离从未爱过的本专业,或许是对跨专业的真正热爱,或许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,或许仅是一场踏入雷池的冲动,但殊途同归,他们的最终目的似乎都是——上岸。
无论岸在何处。
发布者:baobao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hongbaox.com/?p=4482